「大师建谈」:建造业展览中心(iHub)

在参观过香港多个重要基建,「大师建谈」今次的探索对象是与观塘官立中学中五学生参观「建造业展览中心」,了解建造业的最新技术及发展方向,还邀请年轻测量师作职涯规划分享,拓阔学生对建造业的想像。

四大部份 建造业最新发展面面观

建造业议会代表先为学生介绍本地建造业概况,原来行内工种达142之多,建造业从业员更逾60万人,大家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上合力推动社会发展。学生随后参观建造业展览中心不同部份,包括「组装合成」建筑法资源中心、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建造业议会数码分身中心及建造业零碳天地,了解建造业的创新技术及发展。

踏足以「组装合成」建成的示范单位

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工程人员可以「先装后嵌」的方式,将现场建筑工序移师至厂房内进行,再把完成初步组装的组件送达工地进行装嵌,减少现场施工面对的各种如天气及施工场地限制等不稳定条件,提升工作效率及工地安全。同学参观的「组装合成」建筑法资源中心,正是全港首个运用这技术建成的建筑,场内亦设模拟住宅单位,学生踏足其中,体验高效率的「先装后嵌」技术如何得以实践,并了解到无论在香港以至外地,「组装合成」均愈来愈被广泛使用,由香港的简约公屋到私营项目,如新加坡楼高56层的Avenue South Residence、香港东京街24-38号私人住宅及商业项目都大量使用了「组装合成」法。

探索创新科技如何减轻工人负担 参观全港首座零碳建筑

在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学生认识了先进科技如何减省人力成本、提升工地安全,以及减少体力劳动为工人造成的劳损,例如物联网智能安全帽能检测工人体温及心率,在出现不寻常情况时,会向工人及上司发出预警;又例如穿戴式人体增强装置能减轻工人在工作时肩部关节的负担及降低高空工作受伤的风险。至于在建造业零碳天地,学生看到香港首座零碳建筑的如何铺天盖地运用了各种先进绿色技术及巧妙的建筑设计布局,达至零碳排放的目标。

初探数码分身技术 与年轻测量师交流

来到建造业议会数码分身中心,学生看到数码分身(Digital Twin)在新一代建造业的应用。数码分身指在虚拟空间创建拟真分身,透过传感器收集的实时数据,可监察实体的运作,配合人工智能推算,更可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或流程在不同状况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助简化工作流程及减低安全风险,是一种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最后,年轻测量师跟学生分享工作内容,让他们了解到测量专业在建造业扮演的角色及业界最新发展,特别是电脑科技的掌握对于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让正在修读电脑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