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建談」為「看『建』未來 『築』及 生活」香港建造業推廣計劃的旗艦活動,首次由業界與各政府機構合作,帶領學生到訪本地主要基建,由工程、建築等專家向學生實地講解工程設計理念、各種基建的運作及建造方法,增加學生對建造業的興趣,認識建造業的專業和發展前景。所有「大師建談」活動短片亦將上載至此網站,為全港學校提供工程方面的STEAM教材,主題包括「組裝合成」建築法、建築數碼及機械化和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等。
是次大師建談活動邀請了超過40名中學生參觀位於紅磡的港鐵學院,由參與興建沙田至中環線「東鐵線過海段」的港鐵及路政署工程師為學生作出詳細講解,讓學生認識到香港交通網絡發展,以及興建過海隧道採用的先進技術和安全措施。
是次大師建談活動邀請35位中學生參觀水務署位於青衣北的Q-Leak地下水管測漏中心,了解水務署如何為業界加強有關測漏培訓和技術研究方面的設施。水務署的工程師亦向學生介紹了智管網在香港的應用,以及如何善用科技收集資料及作出及時通報的重要性。
是次大師建談活動邀請了30位中學生參觀建築署位於古洞北的福利服務綜合大樓。活動讓學生了解創新科技在新發展區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採用淨能櫃(電池儲電設備)減低碳排放,以及應用智慧安老院舍設備。學生亦透過親身操作水泥搬運機械人,以第一身角度認識工程運作。
是次大師建談活動邀請了25位中學生參觀興建中的全港首個逆滲透海水化淡廠,由水務署的工程團隊代表為學生講解逆滲透技術的原理,進一步了解此技術如何為香港提供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一代潔淨水資源。同時,學生亦於活動中嘗試操控工程採用的「建築信息模擬」 (簡稱BIM,即工程的電腦3D虛擬建築模型)及「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讓他們可親身體驗現時工地的先進及安全管理文化。
是次大師建談活動於M+舉行,邀請約50位小學生參與,由M+及金門的代表分享建造M+時的經驗及目標,並將現有的建築概念由零開始向各位學生解釋,希望可教育所有參加者有關現時建造業的工作流程及想法。
是次大師建談活動於馬鞍山梅子林路社區聯絡中心舉行,邀請兩間小學,共50位小學生參與,由渠務署的代表分享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期間的創新科技應用、環境保育措施及社區關懷活動。活動透過互動式工程簡介、問題環節和沉浸式電腦虛擬環境,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建造岩洞工程,透過日常實例助同學掌握教育局推動STEAM 課程下與建造業相關的內容。